亚洲日韩欧美另类一区二区三区-亚洲国产微拍精品一区-中文字幕乱码在线观看在线观无码-久久精品免费国产成人

  遷址公告
  招租公告
  招租公告
  中山火炬開發區灣西智谷(2420單元
  2022年度中德(中山)生物醫藥產業
  2022年度中山火炬開發區生物醫藥與
  關于組織申報2022年度中山火炬開發
  點擊查看更多>>
請輸入關鍵字
 
  當前位置:首頁 > 資訊導讀
  
創投砸百億資本 健康產業處最好投資周期
作者:    來源:    發布時間:2013-06-18

    7年前,當維梧生技(VivoVentures)合伙人趙晉開始從事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時,他感覺,彼時中國的醫療健康行業就像是在候機坪等待起飛的飛機,F在,他發現飛機已經上了跑道。

    60多天前,愛康國賓獲得高盛集團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(GIC)的聯合投資,規模近1億美元,成為中國健康管理行業最大的一筆私募股權投資。

    目前,醫療健康領域已經成了VC/PE(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)機構們除了互聯網之外的另一個“兵家必爭之地”。

    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,2012年的中國VC/PE市場,包括生物醫藥在內的醫療健康行業投資案例數為188起,投資金額為18.99億美元,折合人民幣約116億元,投資金額排在互聯網、能源礦產之后,位列第三。3天后,由清科集團主辦的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大會的召開,將再次把業界目光聚焦于醫療健康領域。

    在VC/PE的眼中,醫療健康產業未來發展前景清晰,有著明確高增長。目前,整個醫療健康產業正處于投資人眼中的最好的投資周期內,醫療器械、仿制藥,以及?七B鎖醫院是最受專業投資人關注的細分領域,創新藥則受到冷落。同時,伴隨著產業集中度的上升,行業內的并購熱潮也將持續。

最好的投資時機?

    對于醫療健康領域的發展前景,受訪的投資人表示看好。宏觀層面的原因在于,一方面是中國目前衛生總費用占GDP比重僅為5%左右,仍偏低,發展潛力巨大;另一方面則是國家政策的明確支持。

    趙晉認為,一方面,在公共醫療體系的建設上面,我國的投入還不夠;另一方面,是提供給消費者選擇的藥品、治療方式,以及醫療基礎設施也不夠。而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,整個醫療方面配合的增長投入在過去幾年中沒有到位。

    今年1月,國務院印發《生物產業發展規劃》,提出到2020年生物產業發展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,2013年~2015年,生物產業產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%以上。據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的保守估計,至2020年,整個健康產業的潛力將達10萬億左右。

    IDG資本合伙人余征坤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,除了國家政策的推動外,未來這一行業發展主要動力來自于幾個方面:老齡化帶動的醫藥醫療消費增長,消費升級相應帶來醫療消費結構升級,城鎮化帶來醫療條件改善,以及居民健康意識提升等等。

    “我們一直對醫藥、醫療健康行業非?春!崩ノ峋哦匣锶、醫療基金負責人禹勃預計,未來五年后,中國將會成為全球藥品供貨的中心地區,預計未來十幾年我國醫藥市場需求將是目前的3倍,而整個中國的醫療健康領域,現在正處于最好的投資周期內。

創新藥受冷落

    在談到醫療健康領域最看好的細分行業時,被VC/PE機構反復提及的是醫療器械、首仿藥、仿制藥,以及?七B鎖醫院,曾被寄予厚望的創新藥則備受冷落。

    趙晉將首仿藥和仿制藥、特色醫療器械、疫苗、醫療服務設施放在其投資的第一列隊里。對于創新藥,他認為在中國目前情況下,做創新藥還是有一定難度,國家層面上對醫藥醫療企業的創新,還沒有很完整的支持機制。

    作為國內知名的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,廣州博濟醫藥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廷春對此深有感觸。他認為,雖然國家對創新藥支持力度很大,但是政策還不夠協調!艾F在藥廠要想研發一個新藥,沒有10年時間根本出不來,主要原因不是研究需要的時間長,而是審批的時間很長。你報上去,光排隊就要排上一年,才能輪到審核!

    “接下來,新藥出來以后,也沒有相應的配套措施,比如說,創新藥進醫保沒有優惠或優先,需等待很長時間的招標!蓖跹哟赫f,這就給創新藥設置了比較高的門檻,也影響了公司投入研發新藥的積極性。

    “創新藥在進入市場的準入機制方面沒有硬支撐!庇聿撠煹木哦︶t藥投資基金已經投資了40多家公司,主要分布在醫院、醫療器械、制藥工業、檢測試劑等領域。他的感受是,我國在支持藥品的創新和支持創新藥的消費方面是脫節的,比如,在創新藥的招標方面,多年進入不到市場,也進不了醫保目錄,不能享受到創新應該帶來的超額利潤。

資本注入的化學反應

    當有著逐利基因的風險資本遇上安全至上的醫療健康產業,兩者如何產生化學反應更引人關注。

    “我們在中國投了17個項目,80%以上的項目都有投后服務!壁w晉介紹說,維梧生技的投后服務主要是幫助企業搭建平臺,利用其在美國的行業資源、產品資源、技術資源,為企業帶來新的技術、新的產品。

    禹勃對記者表示,九鼎投資醫療健康領域的公司一直堅持的理念是,“用資源換取投資機會”,在投后服務方面組織專業人員,幫助企業制定從新藥的研發到選題立項的規劃,進行銷售體系的構建,推薦優秀人才等。

    不過,資本帶來的化學反應并非都是良性的。資本的快速、大量涌入也引起了一些擔憂。

    例如,在連鎖體檢機構方面,近期關于體檢機構出現漏診誤診、誘導消費、價格戰的報道,無疑為體檢行業的管理者和投資者敲響了警鐘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趙強日前撰文指出,風險資本進入連鎖體檢機構有雙重效應:一方面給體檢行業的成長輸了血,推動了相關機構的發展;但另一方面,資本的逐利性,特別是短期逐利的要求,也給體檢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壓力,扭曲了這個行業本來應該比較穩健的發展軌跡。

行業并購潮起

    產業集中度是醫療健康產業始終繞不開的話題。它不僅涉及國家決心,事關產業競爭力,還蘊藏著產業整合的脈絡和VC/PE的退出通道。

    “就醫藥工業來說,行業集中度確實不高,現在全國有6000多家藥廠,其實有1000家藥廠就夠了!蓖跹哟赫J為,在新版GMP的影響下,勢必有許多不符合標準的藥廠選擇被并購重組,稱之為收購兼并的熱潮也不為過。

    事實上,醫藥行業“并購潮”在去年已然顯現。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,2012年中國醫療健康行業并購案例數67起,涉及并購金額16.96億美元,從細分行業來看,醫藥領域的并購案例數最多,占總數的76%。

    禹勃表示,目前高度分散的醫藥行業,正有利于資本進入進行產業整合。資本主要來自三方面:第一是以中國醫藥集團、上實集團、華潤集團為代表的國家并購資本,第二是上市公司募集的資金為代表的IPO資本,第三是來自海外的全球產業資本。而被整合的中小企業主一方面會面臨著賣掉公司的誘惑,另一方面也會面對諸如新版GMP等政策的擠壓,不得不被整合兼并。

    對于VC/PE投資醫療健康行業的退出方式,禹勃認為重組并購也是不錯的退出方式,IPO并不是唯一的退出通道。